2019-11-11 19:00:51张延新闻 阅读量:4995
“家庭状况、人格特征、人事关系……”谈到人民调解工作,66岁的人民调解人张廷智颇有见识。自1972年以来,张廷智一直在京头镇的基层工作。他47年的工作经验使他了解了井头镇的当地情况和风俗。他善良公正的良好声誉使他在京头镇颇有名气,这也成为他在人民调解中的主要优势之一。
10月10日上午,为进一步推进佛冈县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人民调解组织新模式,以老干部张廷智命名的第一家人民调解工作室——“老张调解工作室”正式开业。“老张调解工作室”由佛冈县常委、政法委书记黄鹤、党委书记、县司法局局长陈向忠、副局长郑万里、京头镇党委书记张邦正、副书记杨朝安等共同主持开幕。
老张的退休不会褪色
成为镇上的专职人民调解员
张廷智是京头镇的退休干部。他于1972年正式参加这项工作。从生产队队长到村支部书记、镇党政办公室主任,1995年至1998年担任闵安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1998年担任京头镇代理市长、副书记。他于2012年正式退休。
今年,66岁的张廷智于2018年8月被京头镇政府重新聘用,并正式成为镇上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每天,张庭芝都会从家里到京头乡司法办公室进行摩托车工作。每天,他都会与京头镇司法局局长刘欢和工作人员范伟方讨论此案,并安排为期一天的人民调解工作。
佛冈县司法局的郑郭琦说,在选择专职人民调解员时,他立刻想到了“老张”张廷智。他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当地有威望,工作踏实努力,最适合人民调解。
事实上,张廷智早些时候在京头镇从事调解工作。2012年退休后,他再次被聘为井头村井头镇的居民负责人,从事农业、林业、水利、计划生育和林业工作。人民调解也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退休不会褪色。既然井头镇党委政府这么信任我,我当然要尽职尽责,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张廷智说道。
“一个观察,两个问题,三个说服”
“打架的人想被救,吵架的人想被说服。沉默不语是最难调解的。”张廷智认为,人民调解无非是在“情、理、法”上努力。法律是底线。如何利用情感和理性成为人民调解人试图敦促各方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的方式。
张廷智表示,京头镇约60%的人民调解案件涉及土地纠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上一代老年人财产分割不清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在土地、房地产等问题上的纠纷。
张廷智接到人民调解案件时,通常先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并通过询问邻居和村委会工作人员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明确双方责任的前提下,张庭芝将进入村庄,走进房子,找到双方单独交谈,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困难。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敦促双方通过基于理解和推理的劝说达成和解意向。
“当双方都有和解的意向时,我会邀请他们到村委会或司法厅进行讨论,当面解释事件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张廷智说道。
今年五月,京头镇的一位居民正在盖一栋新房子。这两栋房子靠得太近,导致前后房子照明不足。双方发生了争执,来到镇上的司法办公室。
当时,张廷智晚上骑摩托车参观了两栋房子三四次,咨询了物权法、土地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劝说双方以和平为重,协调解决当时化粪池和水管安装的争议问题。今年8月,双方达成和解。
探索人民调解组织的新模式
“老张调解工作室”的成立是佛冈县人民调解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佛冈县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一次大胆尝试。”在揭幕仪式上,陈向忠肯定了张阎志长期坚持人民调解工作、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成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继续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重要作用。
黄河希望老张调解工作室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素质高、影响力大、公信力强的优势,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用辉煌的成绩擦亮自己的品牌,成为“响亮可信”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从而发挥品牌效应,促进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整体提升。
“我希望新时期人民调解人要有同情心、热情和团结,以足够的热情和同情心与群众沟通,真正倾听群众的想法、思考和期待,真正清晰、深刻、透彻地解释政策,真正把群众当成亲人,真正做到空间上的“零距离”和时间上的“及时雨”,团结人民群众的心,为群众提供方便、包容的纠纷解决服务。”黄河说。
[记者]程浩
[记者]郑殷飞
[作家]程浩
[消息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
相关新闻